改底
池塘环境的自净和缓冲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池塘底泥的质量,当放养密度、投饵、用药等干预因子超过池塘的生态容量时,就会造成底质和水质的恶化,此时就需要我们认为的对其改善,即改底。改善底质的基本策略是控制底泥厚度和酸碱度,补充有益菌,充分发挥池塘底泥“能量库”的潜在优势,因此,底泥改善的主要方法可分为物理、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
如何判定底质严重恶化?
1.底泥发滑,发黑,发臭!
2.池塘下风口有较多黄色泡沫或黑色泡沫,池塘中不同区域的水色不一样,上下左右水色分层分区!
3.增氧机开启之后,老远就能闻到臭味,死藻类是腥臭,底部有机质是恶臭!
4.检测水指标时,亚*酸盐,氨氮经常超标!
5.池塘中如果用培养皿做*菌培养,弧菌很多!
形成原因!
池塘属于老塘,淤泥多,底部有机质多!
放养密度大,饲料消费量大,排便多!
水体较深,底层缺氧!
没有有效改底过!
增氧机装机少或者用的少!
水体流动性差!
底质对水质的影响
养殖水体的底质包括与水接触的土壤和淤泥两部分。淤泥是由生物**、残剩饵料、粪便、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无机盐、泥土沉积物等组成,因此,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,包括有机质、氮、磷、钾、钙等。它们通过*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,源源不断地向水中溶解和释放,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养分,或为养殖动物补充营养。淤泥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又能吸附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,使施肥后的水不致于变得过肥,而当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时,又可通过分解释放到水中。淤泥中存在大量的*菌,在淤泥表层一般是好气性*菌占优势,在淤泥底层由于氧气缺乏,则以嫌气性*菌占优势。
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又是病原菌的培养基,病原菌在其中大量繁殖。同时淤泥又常成为***抗拒不利环境的避难所。淤泥过多,水中有机质也多,易使水质恶化,酸性增加,导致病菌大量繁殖。大量的淤泥沉积,其有害因素超过有利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