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养殖过程中调水、改底工作就是为了:
在富营养化的池塘控制池塘的水体、底部微生物不要太活跃,降低池塘耗氧量,保证水体的溶解氧高于5ppm。根据这一条就指导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活菌、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活菌才能够避免养殖过程中水体溶解氧太低。
在养殖的中后期通过管理和调水、改底措施减少水体和底部的有机氮,保持水体氨氮小于0.2ppm、亚*酸盐小于0.02ppm。这一点就指导了,在养殖中后期底改、调水的目的是:减少池塘、水体的有机氮。
如何来调节鱼塘的水质
一、合理搭配滤食鱼
放养时,搭配三成左右的花白鲢,既能有效地降低水的肥度,又能提高池塘的产量。
二、适时注入新水
在6—9月份,每5-7天加注一次新水,每次10—20厘米。加注新水不仅带入较多溶氧,还带来池中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,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。
三、定期泼洒生石灰
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,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。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-20千克,化浆后全池泼洒。既保持水质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,又能预防鱼病。
鱼塘水质调控技巧
定期换水调节水质
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,鱼塘中残饵、污物较多,厌氧发酵产生氨氮、硫*氢等有害物质,使水体恶化,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,水质变化更快,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。一般每7~10天加注新水一次,每次加水15~20cm。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,宜采用换水措施,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。以养鲢、鳙鱼为主的池塘,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,透明度为20cm~30cm;以养草、鲤鱼为主的池塘,水色较鲢、鳙鱼池塘水色淡些,每7~10天左右应灌新水一次,每次宜提高水位15cm~20cm。夏季时鱼塘应尽量保持高水位。